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办事指引 >> 规章制度 >> 正文

《高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(试行)》全文发布

发布者: [发表时间]:2022-10-09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为适应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现实需要,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专家团队研究制定了《高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(试行)》,经团中央书记处同意,现予发布,供有关方面参考使用。

  《高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(试行)》综合考虑了不同地域、不同类型、不同规模高校的特点,共包括7个一级指标,32个二级指标;二级指标中,核心指标13个,重要指标12个,基础指标7个。指标体系架构、指标释义、赋分方式及佐证材料见下表。自行开展中长期指标观测的高校,可根据实际设定相关指标的基准值。

  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

 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

  2022年6月23日







  注释

  1. “上一年度”指上一个学年度,例如,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;

  2. “近五年”指最近的五个自然年度,例如,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;

  3. “学生”指上一年度的在校学生;“志愿者”指上一年度的在校学生志愿者;非全日制学生、志愿者或已毕业学生、志愿者不在统计范围内;教职工志愿者暂不在统计范围内;

  4. “注册志愿者”指依据《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》(中青发〔2013〕23号),在共青团组织及其授权的志愿者组织注册登记、参加服务活动的志愿者;

  5. 所有“比例”类指标均为百分比,如“75.00%”,数值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;所有“数量”类指标均为具体数字,如“100”,数值精确至个位数;所有“选择”类指标均为“是”或“否”。

  赋分办法

  1.直接赋分:直接赋分条目,填报即可得分,未填报则为“0”分。

  2.按基准值赋分:通过设定基准值赋比对填报结果计算得分。该项对填报为空白的认定为“0”分。基准值的设定包括以下三种方式:

  第一种方式——取该项满分为基准值,如满分为百分比的,按100%计为基准值。

  第二种方式——取该项平均值为基准值,平均值为全部参与高校该项得分的平均值。

  赋分公式:

  其中,Y表示该项总分,X为高校该项的实际数值,图片为所有高校该项的最高值,图片为所有高校该项的最低值,图片为所有高校该项的均值。如所得分数出现负值,则直接计为0分。

  第三种方式——取该项最高最低值为基准值,最高值为所有高校该项的最高值。最低值为所有高校该项的最低值。

  赋分公式:


 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《高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(试行)》(以下简称“指标体系”),小编整理了大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并作以解答,为大家提供深入解读。

  一、为什么要建立高校志愿服务指数?

  高校志愿服务在青年志愿者事业中具有先导性、示范性、创新性和基础性作用。在各级团组织的牵头推动下,高校志愿服务总体发展较好,但近年来也出现了活动模式单一、青年特色不足、共青团色彩淡化、实践育人功能弱化等现象,亟待摸清问题根源,然后“对症下药”。

  建立高校志愿服务指数,不是对高校进行锦标性的排名,而是提供一套具有共青团特色的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标准和评价办法,通过对高校志愿服务进行中长期指标监测,找准高校志愿服务的方向,更好对高校共青团“三力一度”建设作出贡献。

  建立高校志愿服务指数,有利于客观评估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程度,为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提供指引,提高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科学化、规范化水平。

  二、指标体系研究制定的过程是怎样的?

  2018年,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与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成立《高校志愿服务指数研究》课题组,启动指标体系研究编制工作。经过较为系统的调研和论证,2020年下半年,课题组基本完成指标体系的编制。2021年上半年,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就指标体系先后3次征求部分高校团委负责同志意见,在20所高校中进行了测试,组织专家进行研讨论证,在指标体系学术性成果基础上,提出《高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(2021版)》。2021年下半年,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指导团江苏省委、团重庆市委在98所高校开展试点工作。试点结果表明,指标体系能够客观记录、有效认证、科学评价高校志愿服务工作,基本可以作为高校志愿服务“体检”的标准和依据,是现阶段指导高校提升志愿服务工作水平的有效工具。针对试点工作反馈的问题,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进一步研究论证,调整了3项指标设置和1项指标赋分方式,提出《高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(试行)》。

  三、指标体系的总体构成是怎样的?

  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不同地域、不同类型、不同规模高校的特点,共设置7个一级指标、32个二级指标,涵盖高校志愿服务参与、高校志愿服务项目、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管理、高校志愿服务制度建设、高校志愿服务激励与保障、高校志愿服务文化建设和高校志愿服务评价等方面。其中,二级指标包括核心指标13个、重要指标12个、基础指标7个,明确了相应的分值和赋分方式。

  四、指标选取遵循什么原则?

  考虑到高校志愿服务的特点和现状,主要遵循以下原则选取指标:

  一是突出政治性。将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作为重要评价指标,强化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鲜明导向。

  二是突出指导性。围绕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关键环节设计评价指标,发挥指标对提升高校志愿服务的牵引性作用。

  三是突出科学性。依据志愿服务内在逻辑和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实际设计评价指标,较为全面真实地反映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状况。

  四是突出可行性。指标筛选中充分考虑现有基础和技术手段,尽量采集可取、易得、容易计算的指标数据。

  五是突出简洁性。对指标进行分类和精简,明确核心指标、重要指标和基础指标,避免指标体系过于复杂繁琐。

  五、高校团委如何使用指标体系?

  高校团委可以按照自愿参与、自主观测、自我评价的原则,应用指标体系开展校级或二级学院志愿服务的评价,并将指标体系作为提升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基本指引,逐步建立以指标体系为基础的工作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,持续开展中长期指标观测,推动本校志愿服务的发展。

  建议使用指标体系进行中长期指标观测的高校,以每学年作为一个年度观测单位,依据自身实际建立相应的指标观测与评价的工作机制、技术工具、记录档案(可输出为EXCEL格式数据)等,并完整保存必要的佐证材料。鼓励高校使用信息化工具开展指标观测与评价工作。开展中长期指标自主观测的高校,可根据实际设定相关指标的基准值。

  六、各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团委如何使用指标体系?

  各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团委可以在充分尊重本地区高校参与意愿的基础上,自愿、自主使用本指标体系对本地区全部或者部分高校开展指标观测,以利于掌握本地区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状况,观测方式和结果应用由各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团委自行确定。建议以每学年为一个年度观测单位,依据自身实际建立相应的指标观测与评价的工作机制、技术工具、记录档案(可输出为EXCEL格式数据)等,核验并完整保存参与高校提交的佐证材料。

  七、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是否开展高校志愿服务指标观测?

  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将对218所研究生支教团高校开展中长期指标观测,引导各研究生支教团高校更加重视全面、均衡地发挥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。中长期指标观测结果,将作为管理和指导高校研究生支教团工作的基础工具之一,作为研究生支教团高校申请、退出、名额分配等工作的重要依据,并对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。

  八、如何推进指标体系应用工作?

  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、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将与应用本指标体系的相关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团委和高校团委加强沟通协调,统筹推进指标体系的实施、反馈、完善等工作,并提供基础的服务、支持和指导。相关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团委和高校团委在指标体系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意见建议,可及时反馈我们。